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2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52篇
系统科学   173篇
丛书文集   68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58篇
综合类   2787篇
自然研究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混流式转轮静强度和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大型水轮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研究了转轮在水介质中的动力特性。运用顺序耦合的方法,分析了在三维旋转流动所产生的水压力作用下转轮体的静强度特性;运用全流固耦合的三维有限元方法进行了转轮在水介质中的模态分析。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应力集中的部位与裂纹实际产生的位置完全吻合,但最大等效应力远小于材料的极限破坏应力;模态分析得到转轮在水中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等振动特性,指出了发生共振的可能性。结果证实了导致裂纹产生的原因不是静应力而是动载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科技成果转化与组织结构互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要求有相应的组织结构与之相匹配,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社会进步。信息时代要求政府和企业的组织结构向网络状的方向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组织结构的互动变革。  相似文献   
53.
根据两格点分子场理论,在考虑重稀土与钴的磁矩偏离反平行倾角的基础上,分析了钴基化合物RCo5(R=Y,Pr,Nd,Gd,Tb,Dy)的磁化与温度的关系,采用数值拟合的方法得到了描述3种磁作用的分子场系数n(CoCo),n(RCo)和n(RR),计算出了Tc,结果表明,RCo5中的磁作用主要由钴3d电子问的交换所决定。  相似文献   
54.
裂隙岩体有效弹性模量估计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裂隙随机分布和不考虑裂隙闭合效应的前提下,提出将单个裂隙置于Taylor介质中,以此为基础分析单个裂隙的力学行为,进而分析裂隙相互作用效应对岩体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根据Betti能量互等定理和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裂隙岩体有效弹性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和泊松比的理论表达式,探讨了3种有效模量随裂隙密度参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与Taylor方法和自洽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更合理.  相似文献   
55.
U形渡槽水体大幅晃动的ALE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有限元方法分析大型u形渡槽结构中流体的大幅晃动问题;针对不同的水位,研究渡槽结构在谐波激励和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反应.数值分析表明,渡槽结构中水体的晃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且随着水位的增高,水体晃动的非线性增强;同时存在某一水位使得水体的晃动幅度产生突变增大.  相似文献   
56.
本文用滴体积法测定了2-十一烷基-N-鼓甲基-羟乙基咪唑啉(UHCI)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了吸附层与胶团的组成和分子相互作用参数.计算结果表明UHCI与SDS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7.
本文对TiO2负载Ni、Cu和Ni—Cu合金催化剂中SMSI效应,及其对CO加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载于TiO2上的金属组分与载体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对H2和CO吸附的变化及还原温度的提高;载体TiO2的作用是使CO的吸附出现了线式和桥式吸附态外的卧式吸附态(M…C=O→Tin+),引起CO活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C=O键的断裂而形成表面碳物种;双金属Ni、Cu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了均匀的合金相,该活性组分与载体TiO2的共同作用,对CO加氢中C2物种,特别是乙烯的生成有利。  相似文献   
58.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